本刊信息

主 管 单 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单 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南华大学

编 辑 出 版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邮 发 代 号 42-165

国 内 发 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南省报刊发行局

国 外 发 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期刊简介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南华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高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中医药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特种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和其他缺血性疾病等)中的研究论文(含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方法学研究)、诊治经验、文献综述、病例报道、知识讲座等。 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末来;又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查看完整简介>
当期目录
显示方式:
  • N6-甲基腺苷修饰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张晓璐,耿妙颖,王雲,蒙胜勇,王一婧,姜希娟

    2024, DOI:

    Abstract: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常见的表观转录组修饰形式之一,具有动态可逆性。该修饰过程由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与m6A结合的蛋白质协同作用,影响mRNA的代谢和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6A RNA修饰在动脉粥样硬化(As)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综述了m6A RNA修饰与As的关系。全文对m6A RNA修饰机制以及在As相关细胞(如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探讨了m6A RNA修饰与As危险因素,如高脂饮食、缺血缺氧、振荡应力及高血压的关联。最后,文章还对药物干预m6A RNA甲基化以实现延缓A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探索As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重要参考。

  • 补阳还五汤加减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机制

    范增光,袁野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通过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 [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5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进行As模型复制,第9周开始灌胃,连续灌胃4周,12周后分离小鼠主动脉根部,制备石蜡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脂质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中Wnt1、β-catenin及c-myc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小鼠主动脉中Wnt1、β-catenin基因的表达。 [结果]补阳还五汤加减(低、中、高剂量)能够降低As模型小鼠主动脉窦脂质含量及OPN表达;降低小鼠血清IL-6、TNF-α、IL-1β、MCP-1水平;并可下调小鼠主动脉中Wnt1、β-catenin蛋白及基因的表达。 [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发挥抗As的作用,部分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奥拉西坦通过SDF-1α/CXCR4通路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新生与迁移

    夏翠萍,蒋春花,吴勤花,周君,乔叶红,张斌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奥拉西坦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新生与迁移的机制。 [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CI)组、奥拉西坦(200 mg/kg)组和奥拉西坦(200 mg/kg)+AMD3100(5 mg/kg)组,每组25只。采用电凝法制作局部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1、7、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尼氏染色检测梗死区细胞存活,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区SDF-1α、CXCR4蛋白水平。造模后1~7天,连续腹腔注射BrdU(50 mg/kg),14天后,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SVZ区BrdU+Nestin+、BrdU+DCX+细胞数量。造模前5天,大鼠SVZ区注射携带GFP的反转录病毒,14天后,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梗死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将C17.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OGD)组、奥拉西坦组(终浓度为200 mg/L)和奥拉西坦(终浓度为200 mg/L)+AMD3100(终浓度为100 μmol/L)组。采用OGD制作细胞缺血模型,12 h后,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BrdU+/Nestin+、BrdU+/MAP-2+细胞数量,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1α、CXCR4蛋白水平。[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I组大鼠mNSS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大,梗死区细胞存活数量减少,SDF-1α、CXCR4蛋白水平升高,SVZ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CI组相比,奥拉西坦组大鼠mNSS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梗死区细胞存活数量增多,SDF-1α、CXCR4蛋白水平升高,SVZ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增多,梗死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奥拉西坦组相比,奥拉西坦+AMD3100组大鼠mNSS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大,梗死区细胞存活数量减少,CXCR4蛋白水平降低,SVZ区GFP+DCX+、GFP+MAP-2+、GFP+GFAP+细胞数量减少(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组细胞BrdU+/Nestin+、BrdU+/MAP-2+数量、细胞迁移数增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1α、CXCR4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OGD组相比,奥拉西坦组细胞BrdU+/Nestin+、BrdU+/MAP-2+数量、细胞迁移数增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1α、CXCR4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奥拉西坦组相比,奥拉西坦+AMD3100组细胞BrdU+/Nestin+、BrdU+/MAP-2+数量、细胞迁移数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XCR4蛋白水平降低(P<0.05)。 [结论]奥拉西坦可能通过激活SDF-1α/CXCR4通路,促进SVZ区神经干细胞迁移至缺血区,以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新生和神经功能恢复。

  • CDR132L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和功能

    林俊敏,梁风金,吴莹,许开祖,吴梅芳,林丽明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观察CDR132L(miR-132反义核苷酸)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随机选择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CDR132L组,每组10只。对照组接受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和CDR132L组给予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高脂食物联合喂养来诱导高血压和高脂血症。CDR132L组给予20 mg/kg CDR132L腹腔注射,1次/周,连续6周,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溶液。尾套法测量小鼠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血糖检测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结构,血管环试验观察小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定量基因扩增检测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胸主动脉Gab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和体质量均明显升高(P<0.05),胸主动脉内膜凹凸不平,血管壁厚度不均,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排列呈现不规则状态,血管壁上存在大量脂肪积聚,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减低(P<0.05),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DR132L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和体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主动脉管腔内膜较完整光滑,血管壁厚度较均一,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排列较为有序,血管壁仅存在少量脂肪积聚,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增强(P<0.05),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 [结论]CDR132L能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这一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进而上调胸主动脉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空间与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揭示跨种属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机制

    张桢淳,李永唯,吴亚婷,张来海,吴海燕,谢佳丽,朱鸿明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从空间与基因共表达网络的角度揭示跨种属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机制。 [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数据库(NCBI-GEO)中检索获得GSE210374和GSE57338高通量测序数据,利用R语言软件程序包分析筛选在心肌梗死大鼠不同心肌区域中差异表达基因(DEG)以及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心肌样本间的DEG,分析共同基因的分区域表达情况。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心肌梗死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核心基因(HG)。 [结果]在心肌梗死大鼠和正常对照组中共筛选出4 835个差异基因,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正常对照样本共筛选出51个差异基因,揭示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心肌梗死区(I区)、边缘区(BZ区)及远端区(R区)的代表性基因集。空间表达分析发现两个种属样本:在每个心肌分区均有20个共表达基因,其中16个在3个分区均有表达,在I区、BZ区和R区特异表达的基因数分别为2、0和2个。富集分析显示:各分区的共表达基因功能各异,I、BZ区与胶原纤维组装、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下调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与细胞增殖等功能以及补体信号通路相关;而I、R区则富集于Wnt和胶原结合;作为非缺血的远端R区,共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的抗压性、细胞溶解以及抑制T细胞增殖等功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个分区的共表达基因的产物大部分位于细胞外空间和细胞外基质当中,提示可能存在活化的细胞分泌与互作调控。进一步PPI分析提示无孢蛋白(ASPN)、骨诱导因子(OGN)和ⅩⅣ型胶原蛋白α链(COL14A1)基因可能是前述机制的核心基因。 [结论]大鼠和人类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共性机制涉及补体与凝血级联信号、Wnt等多种信号通路;可能与细胞外基质、外泌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ASPN、OGN和COL14A1可能是其中的核心基因。本工作有望为缺血性心力衰竭相关转化研究中的干预靶点与路径选择提供空间与通路参考。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林芳,李寒雪,张琳,韩英,杨跃进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216例,依照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划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183)。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资料、术后用药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发生组NLR、PLR、CAR、CHR水平及Gensini评分、血小板聚集率(PAR)明显较未发生组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较未发生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LVEF、PAR、NLR、PLR、CAR、CHR是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模型较为接近,ROC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 [结论]NLR、PLR、CAR、CHR是影响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升高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相关

    周庆志,陈焱,徐清,韩元元,赵昕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升高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之间是否相关。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2021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的病史资料,共1 550例,其中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共132例。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常规、血脂相关指标、空腹血糖、心肌酶、心肌梗死类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住院期间结局、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将MLR>0.342的患者定义为高MLR组(n=699),MLR≤0.342的患者则定义为低MLR组(n=851)。 [结果]高MLR组患者的年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LR、心肌肌钙蛋白I(cTnI)、空腹血糖(FBG)、eGFR<60 mL/(min·1.73 m2)、男性患者、心力衰竭、住院期间发生全因死亡人数的比例均高于低MLR组(P<0.05),体质指数(BMI)、淋巴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GFR>60 mL/(min·1.73 m2)、高血压、使用抗血小板类药物的人数均低于低MLR组(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结果显示,高MLR与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独立相关(OR=1.812,95%CI:1.106~2.969,P=0.01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LR联合cTnI或FBG后其预测能力显著提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739。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结果显示,MLR与老年AMI患者住院结局之间存在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升高的MLR与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独立相关,临床医生可在日常诊疗中考虑使用MLR指标对这类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和相关处置以改善其短期预后。

  • 基于超微血管成像血流分级指标联合血清学指标的颈动脉斑块脱落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分析

    刘烨鼎,陈方红,陈伟楚,程烨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基于超微血管成像(SMI)获得的血流分级指标联合血清学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评估颈动脉斑块脱落风险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颈动脉斑块的患者122例,采用SMI观察颈动脉斑块内血流分级及斑块特征,并记录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年随访,以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为终点事件分为斑块脱落组和未脱落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脱落的相关因素。根据SMI超声特征和血清学指标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效能。 [结果]2年随访期间,除去10例失访患者最终剩余112例患者中共出现21例TIA和14例AIS,分组后对比分析显示,斑块脱落组SMI血流分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未脱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MI血流3级(OR=38.095)、LDLC(OR=19.730)、NLR(OR=34.525)、MMP-9(OR=1.225)是颈动脉斑块脱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带入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在早期预测斑块脱落的AUC为0.917,灵敏度为82.86%,特异度为90.91%。 [结论]通过SMI获得颈动脉斑块内的血流分级联合血清学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早期预警斑块脱落,指导临床早干预以降低TIA和AIS发生的风险。

  •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血清睾酮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因果关联

    胡嘉仪,刘泓岑,龚胜兰,谢天,张天奉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基因预测的血清睾酮水平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方法]基于两项分别来自国外的关于睾酮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欧洲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库,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将与睾酮相关的遗传变异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利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估计等方法评估睾酮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因果效应。 [结果]逆方差加权法分析结果显示,基因预测的血清睾酮水平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呈负相关(OR=0.93,95%CI:0.86~1.00,P=0.01),睾酮升高可能减少患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而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除脑动脉、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之间均未发现潜在因果关联的证据(P>0.05)。 [结论]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显示睾酮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睾酮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前景值得开拓及进一步研究。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国内外诊疗指南的区别及治疗展望

    黎翔,陈弋,刘霞,孙旸

    2024, DOI:

    Abstract: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肝脏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据估计,目前世界上25%的人口被诊断患有NAFLD,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健康水平造成巨大影响。基于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和人群基因差异,NAFLD在各国/地区的流行率不同,并且在NAFLD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上各国/地区诊疗指南给出的推荐也存在一定差异。该综述旨在对比国内外最新指南在NAFLD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异同点,汇总最新诊疗手段研究进展,以期对NAFLD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 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李亮,张梅,陈克明

    2024, DOI:

    Abstract:

    内质网(ER)是真核细胞最主要的膜性结构,是细胞内重要生理过程发生的关键细胞器。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ER的稳态受到破坏,导致蛋白质加工运输受阻,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ER腔内聚集,形成内质网应激(ERS),并触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适度的ERS通过UPR信号通路减少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降解、增加协助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最终缓解ER压力。但是,如果ERS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超过细胞的自身调节能力时,UPR可启动细胞凋亡,亦可导致疾病。大量研究表明,ERS与多种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综述主要阐述UPR在几种常见CVD中的研究进展和靶向UPR作为CVD的潜在治疗方法。

  • miRNA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莎,刘维英,王娟,付文丽,李乐萍

    2024, DOI:

    Abstrac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特征性的间歇性缺氧环境会诱导细胞内和循环中的miRNA失调,从而促进细胞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该文综述了miRNA在OSA相关As的发生和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有助于理解OSA相关As发病机制的分子途径,也为开发基于miRNA治疗OSA相关心血管疾病提供新见解。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过刊浏览